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lwshuwu.com

第九十四章 风靡满长安(1 / 2)

加入书签

下过一场大雪,西凉人退无可退,终于怕了,提出议和。

镇守边关数载的那位李将军,通敌行迹败露,选择了自杀身亡谢罪。延续了五年的拉锯战终于暂时宣告结束,胜利的曙光已经遥遥在望。

褚慕白的名字满朝皆知,长安也有越来越多人记住了这颗刚升腾起来的璀璨明珠,如寒冬料峭的北风一样,一夜之间迅速席卷了整个长安的大街小巷。

据说,他的英勇事迹被民间的说书先生编成了话本,一遍遍在酒肆茶馆里唾沫横飞地讲述。往往座无虚席,喝彩声一片。听众也不厌其烦,对于那些夸张了的神乎其神的故事情节,瞠目结舌之余,竟然深信不疑,连声赞叹。

故事话本流传进宫里,向来枯燥乏味的后宫也喧嚣起来,素喜白日做梦的宫女们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,兴奋地眉飞色舞地压低了声音,讲述着道听途说来的英雄传奇。就连香沉,此时也炙手可热,经常被一些宫女围了,带着讨好地向她打听褚慕白曾经的事迹。

月华当时,并没有意识到褚慕白的一时风光无限,会带来怎样的荣华富贵,或者是灾难。她只是觉得,原来不止她与陌孤寒,满长安人心底其实都在期盼着战争的胜利,以及和平盛世的开始。

她为褚慕白感到自豪,引以为傲。

直到有一日,她听到魏嬷嬷在小声地训斥香沉,告诫她以后休要在宫中胡言乱语,以免祸从口出,给自己主子招惹祸端。毕竟,宫中有君淑媛的前车之鉴。

此话绝非空穴来风。

月华猛然警醒,将魏嬷嬷叫到跟前,屏退了所有宫人,探问其中缘由。

魏嬷嬷忧心忡忡道:“这几日太后宫里也有宫人到香沉跟前探头探脑地偷听闲话,老奴就觉得有些不妙,偷偷差人留意了。听说太后这些日子曾经传召过老爷的旧日部署进宫,不知道是在打听些什么,但是总是与慕白少爷有关的。老奴就寻思,太后向来忌惮着您,疑心又重,慕白少爷是您举荐给皇上的,可莫是听些闲言碎语出来,到皇上跟前挑拨了去,那就不妙了。”

月华得魏嬷嬷提醒,不禁惊出一身冷汗。

太后猜疑,皇上忌惮,而太皇太后那里,因为自己夺了常至义的功劳,又使得李将军叛国一事暴露出来,狠狠地打了常家的脸,她对自己肯定难免生了怨气。

褚慕白遭受自己连累,在朝堂之上毫无根基,如此风光,未必便是好事。自己若是不管束好下人,多言多语,一时忘形,没准就给褚慕白招惹来杀身之祸。

她惊恐之余,又开始思虑褚慕白今后的出路问题,感觉错综复杂,心里如一团乱麻。

是急流勇退,还是勇往直前?

惊魂未定,太皇太后便差遣了跟前的荣禄过来传召。

陌孤寒在朝堂之上宣讲嘉奖令以后,月华还未见过太皇太后,如今她要见自己,究竟是福是祸?月华心里就有些忐忑。

她心里做好了被训斥的准备,恭敬地跪在地上,头也不抬。

太皇太后的声音极轻极软,听不出怒意,倒是暖阳和煦:“快些给皇后赐坐,将进贡的金丝蜜桔端一碟给皇后尝尝。”

林嬷嬷将金丝橘用翡翠荷叶托盘盛了满满当当的一盘端过来:“这是难得的梢头红,一年也只得进贡一筐,太皇太后宝贝着呢。”

月华便做出受宠若惊的谦卑之态,欠身谢过太皇太后。

今日太皇太后寝殿里熏了香,月华仔细辨别,是安神香的味道。平素太皇太后并不喜欢用安神香,只有在心有焦虑,难以安枕的时候,才会命下人少用一些。也就是说,太皇太后心底,并不如她表面这般和风细雨。

太皇太后招招手:“将哀家给皇后准备的赏赐也端上来。

有宫人上前,月华识得,正是自己第一次进宫,负责照顾自己的那个小丫头。她手里捧了一个朱漆托盘,皆是金银簪环,宝石头面,翡翠玉镯,珠光宝气,琳琅满目。

月华跪下诚惶诚恐地谢恩。

“听说皇后你在皇上跟前献策,又举荐了义兄褚慕白,如今边关大捷,皇后功不可没,也圆满了哀家的一份夙愿。这些赏赐是应该的。”太皇太后手里剥着一枚赤红的金丝橘,缓慢而优雅。

月华听不出太皇太后喜怒,更加揣摩不出她的心思,不敢多言,只恭声道:“承太皇太后洪福,月华惶恐。”

太皇太后笑吟吟地望着她,唇角带了一抹微不可见的冷意:“一统长安,此乃皇上多年以来的心愿,皇后举贤不避亲,做得很好。

江山倍有人才出,如今褚慕白立下汗马功劳,你二舅父为此戎马操劳许多年,呕心沥血,如今也终于可以高枕无忧,好生喘息一口气。哀家思忖,天下太平,他大抵是可以解甲归田,把酒东篱了,皇上也应当是求之不得。”

这话说的意味深长,月华心中一凜,太皇太后是在套问以后皇上的打算吗?她分明是在担心陌孤寒借此夺了常家兵权!

这个问题,她考虑过,不过陌孤寒心思高深莫测,岂是自己可以揣测的?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