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lwshuwu.com

第648章 赚大钱的机会来了(1 / 2)

加入书签

舒曼如此失态的举动,立刻引起其他人的注意,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。

见状,舒曼立刻就后悔了,自己发现就发现了,激动个什么劲儿呀,维恩和莫斯顿在管理上的造诣多过技术,一起过来的幕僚同样是航空技术造诣强过生产制造能力。

不像他,除了航空设计专业的硕士外,还读过机械类的硕士,正因为如此,舒曼不但通晓航空器的各项基础原理,更清楚其加工制造的过程。

这算是舒曼相较于其他两人做大的优势所在。

要是心平气和的在这座直升机总装车间里遇些意想不到的好东西,悄默声的记下,转过头找庄建业买下来,算是捡个大漏。

结果舒曼的心态还是高傲了,觉得庄建业宣称的有些言过其实,再加上之前见到的那些老式机床,配合固有的经验更是让这个想法加深了不少。

正因为如此,当他发现进口德国的机械臂上,安装的是应力波铆接设备,巨大反差下,难以置信的惊呼出声也就在正常不过了。

问题是其他地方都没问题,在此时此刻的这座车间……

“应力波铆接?我好像在哪儿听过!”没等舒曼万千思绪平复下来,敏锐的维恩立刻抓住了重点,莫斯顿也不甘示弱,点点头回应道:“貌似美国的格鲁曼和波音有应用这个技术。”

说着,莫斯顿的眼睛就立刻睁大,不可置信的看了看舒曼身前的机械臂,然后偏头对庄建业问道:“庄先生,难不成你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技术?”

“是呀,庄先生,据我所知,美国人可是将这一技术应用到他们最先进的战斗机、轰炸机和大型客机上,也因此美国人对他们最亲密的欧洲盟友都没有开放,你们是怎么得到的?”

同样疑惑的还有维恩,尽管沃尔夫航空维修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,但近一半儿的股份是欧洲资本,而维恩本人也不是正统的美国人,而是爱尔兰人。

正因为如此,当他从幕僚哪里得知应力波铆接的基本情况后,其兴趣并不比舒曼要少多少,于是维恩干脆就把话直接挑明了,应力波铆接这东西真的很高端。

事实上也的确如此,舒曼和维恩说的确实没错,应力波铆接作为铆接工艺颠覆般的存在,真的不是一般的高端。

有多高端?

美国的f—14战斗机是第一种应用应力波铆接工艺的机种,也因此解决了f—14战斗机上薄钛合金蒙皮与高强度钛合金加强筋的连接问题。

因为普通的压铆法、捶铆法很容易在铆接过程中将厚度在05以下的蒙皮造成损伤,产生微型裂纹,进而影响飞机的安全性,正因为如此,当时的f—14战斗机的承包商美国格鲁曼公司创新了铆接工艺,采用应力波铆接,一举解决了薄钛合金蒙皮与其他加强筋材料的连接问题。

(所以f—14战斗机不止是飞行器方面的传奇,同样也是航空制造领域的传奇。)

之后波音引入此项技术,并在八十年代应用于波音747机翼的铆接上。

等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,这项工艺应用的机型就更不得了的,b2隐形轰炸机,主承包商是诺斯罗普,波音是次承包商,由于美军对b2的高标准,波音想都不想就把应力波铆接拿出来,用到b2的后段中央机身和机翼的铆接工艺上。

苏联在应力波铆接技术上同样应用广泛,这主要是因为苏联军事航空工业的发展,使得传统的铆接工艺上无法满足其需要,所以苏联在基础工艺上一直花大力气投入,应力波铆接工艺便是其中之一。

主要用于图—160战略轰炸机,图—22轰炸机和米格—31战斗机的生产制造上。

欧洲在这方面照比美苏要差很大一截,由于在军事上没必要搞那么高端的战斗机和轰炸机,所以在一般铆接工艺够用的情况下,欧洲人并没有觉得应力波铆接如何。

然而等到他们的空客公司凭借a300和a320两款客机在世界大型客机市场上站稳脚跟后,准备朝着双发和四发大型宽体客机市场进军,进而推出a330以及a340的研发计划,准备对标波音777、波音747,dc—10,dc—11等机型时。

却忽然发现,原来的铆接工艺在钛合金、复合材料、超薄金蒙皮、多种材料混合连接等方面存在无法避免的缺陷,这时候才发现应力波铆接不是一般的香。

想要从头研制是不可能了,a330和a340已经上马,空客为了抢占市场恨不得下一秒就把这两型飞机推向市场,锤爆波音和麦道,怎么可能忍着心思让飞机等设备?

研制来不及就只能买,苏联的欧洲想都不想就否掉了,原因很简单,老毛子的设备突出结实耐用的极简主义,所以苏联的应力波铆接大部分都是手动式的,自动的不是没有,不过个顶个都是功能单一的令人发指。

这对希望提高效率,降低人工成本的空客来说是不可接受的。(欧洲人工成本非常高。)

所以只能选择美国。

意向书发过去,波音和麦道等美国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