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lwshuwu.com

第608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凤阳皇陵。

这是朱允炆第一次来凤阳谒陵,这里埋葬的是朱元璋的父母与兄嫂。

朱元璋对父母情感很深重,从明皇陵的建造可窥一斑。

明孝陵动工的时间是洪武十四年,而明皇陵动工的时候是元至正二十六年,朱元璋还是吴王,没称帝。

洪武二年营造中都,又一番修缮、加固明皇陵。洪武八年,中都烂尾,诸多材料搁在那里也是浪费,搬走还费时费力,朱元璋大笔一挥,材料都给老爹老妈了,明皇陵再次扩大。

直至洪武十二年,明皇陵竣工。

仔细算算,这明皇陵从动工到竣工,跨过了十三个春秋。

明皇陵坐南朝北偏东,它不是简单的一土堆,地上建筑,地下地宫就完了,其比秦始皇陵的两重城墙还多了一重,有三重城墙,外为土城,周长二十八里,中为砖城,周长六里,里为皇城,周长二百五十一步。

这里有专门的皇陵卫来守着,五千多人的使命就是帮老朱家看坟。

朱允炆带人自土城北门正红门进入,经红桥、棂星门、砖城明楼、神道、御桥,抵达皇城金门,进入皇城,行走在皇陵神道之上,前面是享殿,享殿后面便是陵墓,在陵墓前,矗立着高大的皇陵碑与成双成对的石像。

皇陵碑由碑首、云盘、碑身、驼峰和鳌坐五部分组成,高两丈两尺六寸,碑额篆有“大明皇陵之碑”六个大字,这六个字是朱元璋亲自撰写。

最让朱允炆在意的并不是这六个字,而是这碑文。

朱元璋原本让文官来撰写碑文,估计是觉得自己没多少学问,可文官写出来的碑文太过华丽,粉饰现实,说得朱元璋老爹老妈好像生前过得日子虽然不好,但有福气,有大运气,积累了八辈子的福才生了个朱元璋,你们在底下也应该含笑……

对于这类文章,朱元璋郁闷至极,想到后世子孙谒陵的时候一看碑文,还以为老朱家祖上都是地主呢,根本无法告诫子孙,于是亲自撰写碑文。

朱元璋是一个敢作敢当的人,也是一个不同于其他帝王的人,人家当了皇上,以前的丑事、辛苦事,恨不得遮掩着,藏着,生怕被人知道,写个碑文,往往都是“粉饰夸功、谀墓不实”。可朱元璋不怕,直接写自己的出身,亲身亲历,什么爹娘死了没办法埋,又去当和尚求活路,还去要饭,参加起义军,东渡大江,一统江山……

如“既葬之后,家道惶惶。仲兄少弱,生计不张……里人缺食,草木为粮。予亦何有,心惊若狂……”又如“从愚朝暮,日日戎行。元兵讨罪,将士汤汤……不逾月而众集,赤帜蔽野而盈冈……”

文笔之凄呛,经历之坎坷,可谓是朱元璋的真实写照,并无一句造作之言。

朱允炆与朱棣是谒陵的主角,礼官又需要忙碌,一番礼仪之后,太阳都要下班了,礼部才高声喊:“礼毕。”

在许多随行官员看来,朱允炆北巡的终点就是凤阳,谒陵就是目的,现在凤阳也看过了,陵墓也来过了,也该打道回南京了。

可朱允炆并不打算就此止步,面对众官员期待的目光,朱允炆给了他们另外一个新的方向:“谒陵已然结束,按理说车架应就此返京。可朕心忧移民百姓,又担忧会通河疏浚一事,既然已经到了凤阳,何不再向北走一走,也好看看那里的百姓生活如何。”

此话一出,反对者众。

礼部尚书黄观有些着急,连忙说:“皇上,哈密王安克帖木儿的使臣已过了开封,正在前往京师。若皇上此时北上,必无法会见其使臣。”

朱允炆平和地说:“哦,区区哈密王的使臣,值得朕去京师等他们吗?找人送个口信,让他们到济宁等着吧。”

黄观无语,人家跑了几千里,连京师都不让他们去一趟,直接在外地接待了,这不合礼仪啊。

刑部尚书侯泰也反对朱允炆继续北上:“两淮事务众多,朝廷诸事繁忙,皇上应居京师,如北极不动,众星拱卫,方兴万民。”

朱允炆皱眉,你一个学刑法的,跨行业发展什么天文学:“朕若再走访走访,怕不知地方还有多少事瞒着朕啊!你与暴昭主刑部,如此多的官员知法犯法,你们当真没有责任吗?”

侯泰愣住了,自己是处理犯人的,如何规避犯人犯罪,不是刑部的事啊,这火怎么还烧自己身上来了……

御史反对:耗费国孥。

朱允炆:老子自掏腰包。

御史再反对:路途遥远,不安全。

刘长阁:去你丫的,安全是你管的事吗?

御史三反对:文书没人批,耽误事。

朱允炆:晚上加班批。

一堆理由,一一反驳,直说得一众以说话为生的言官都没反对理由了。

得,拦不住了,那就随你吧,你老大。

朱允炆敲定了方向,说:“车架自凤阳返回京师,对外宣称北巡结束,朕已回京,若有人通风报信,走漏封风声,呵呵……”

继续北上,不用车架,朱允炆也不可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