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lwshuwu.com

107、第一百零七章(3 / 5)

加入书签

小的曹彰曹植都成了能跑能跳的童子,让他欣慰极了。

曹操的注意力放到了自家后院的孩子身上,他打算履行起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职责,引导并给予孩子们良好的教育。

与曹嵩当初守孝后意识到忽略了小曹瞒时反应一致,曹家的当家男人想要对孩子们好的时候,率先想到的就是让他们进学。

他挨个数了数孩子们的年岁,觉得可以为他们分年岁请先生教导,以他现在的地位,想要找到教导自己孩子的优秀士人很容易,多得是人愿意来做他儿子的先生。

既然都要请先生了,先生们教一个也是教,教一群也是教,不如给儿子们有个与同龄人接触的机会,他可以重建一个类似于太学的地方,将朝廷重臣的后人聚集到一起来教导,就像是当年太学培养大汉人才一样,让新的学堂成为他人才的培养基地。

曹操心中有一个想法逐渐成型,因为与他打拼至今的许多人出身并不高,也不会有那种太学遍布的讲究,就像夏侯惇的家的两儿子那样,从小就在家中放养长大。在曹营之中,许多忙于在外面打拼的男人们家中的孩子都是随着家眷放养大的,他可以将他们聚集起来,让所有人都有进学的机会。

曹操将这样的想法藏在心里,打算询问一下谋士们的建议。

他率先去找了最不受约束的郭嘉,而郭嘉显然没有令他失望,反问曹操道:“主公的继承人需要学习的是御人之法,搞文书的文臣需要学习文学,将军需要学习兵法,每一个人所处的地位不同,需要学习的地方就不一样,您让您的孩子与那些未来会成为臣子的人一起学习,可有想过自己未来子孙会如何?”

郭嘉所站的角度,是完全默认了曹操会成为天下霸主,他以人臣称呼其余臣子,将汉室帝王忽略到一边,这样的话,也唯有他这无所顾忌的人会直白的与曹操说,并且毫不避嫌。

这话,荀彧是绝对不会对曹操说的。

这样的想法一闪而逝,曹操正色道:“是我欠考虑了,只是当年的太学,却是为大汉培养出来了一代又一代学子。”

说着说着,太学充满了阶级禁锢的作风飘过了曹操脑海,他的声音微弱了下来。

诚然,知识是无界的,可若是谁都学习了帝王之道,难道未来所有人都能做帝王?

太学培养了那么多人,更多的是功勋子弟,而到了他们这一代,出现了多少诸侯?

曹操陷入了沉思之中,他置身于书房,思绪却已经飘到了十岁那一年,十五岁那一年,踏入小学,进入大学的往事之中。

重建太学,一直以来都是他心里的执念,知识是没有界限的,知识不该受到个别人的垄断,更不该成为豪门权贵才能学习的东西,当年印刻在他心目中的想法从未忘却过。

初心,最难能可贵的东西,是曹操至今为止固执地珍藏在心底的印记,可到底到了如今的位置,所思所想都不一样了。

“可以安排课程啊,”曹操说道:“教导一些所有人都能学的东西,就像是我们那时候被当做兵来操练,强健体魄,去学习农事,知道粮食得来的艰辛,被安排去野外生存,培养吃苦耐劳的坚毅品质……”而这些,他不仅仅想让追随自己人的后代们学会,更希望有更多的学子能接触到这些。

“古人都说,百姓若是懂得太多,就不会安分种地了,”郭嘉揉了揉眉心,觉得曹操的想法很危险。

“越学习,才会感觉到越无知,才会想要无穷无尽地去学到更多的知识,我始终在求学的路上,摸索着石头过河,将过去所学用出来,再感悟出更多的内容,有些事情,若是有更多的人知道,世道会变得更好。”曹操以系统先生们所说的话来说服郭嘉:“若是人人都知到道理与进退,都守礼仪有廉耻,真的会产生纷乱吗?我认为,比起愚民的手段,开化明智才是我应该去走的正确道路。”

曹操坚定走务实的道路,他不兴那些虚的,更不喜欢大家族那些繁文缛节,还有前朝时候名士为了德行,名气而做的一系列看似高风亮节,实际上很可笑的事情,他就觉得要是国家大权以后落到这群人手中才要完蛋了。

与郭嘉聊天令曹操畅快淋漓,他与氏族出身的荀彧不同,尽管心里更亲近与他互相扶持至今的荀彧,曹操去不得不承认,郭嘉是必不可少的,这种话也唯有与郭奉孝来说,才能够毫无顾忌,并且讨论激烈。

郭嘉目瞪口呆,好半晌才闭上了张开的嘴巴,他无奈地揉了揉眉心,摇头道:“主公,您可真会给臣出难题,您这样的想法,与世俗完全不同,所要走的路,将比想象中更曲折艰难。”

“儿时我就疑惑,为何蔡邕只是将孔圣人的部分言论,在我们看来再寻常不过的经义刻在石板上,就要顾及那么多,为什么太学里面那么多藏书只允许朝中权贵人家出身的学子阅读,为什么有的人整日里碌碌无为混日子,能从太学混毕业,有学习的机会不去学习,有的人拼尽一切想要学习知识,却找不到门路,为什么知识会成为少部分人才有资格碰触的东西。”

曹操沉重道:“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