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lwshuwu.com

僖公卷十起元年尽七年(1 / 10)

加入书签

元年,春,王正月。公何以不言即位?(据文公言即位。)继弑君,子不言即位。此非子也,其称子何?(僖公者,闵公庶兄。据闵公继子般,传不言子。弑,申志反。)臣子一例也。(僖公继成君,闵公继未逾年君。礼,诸侯臣诸父兄弟,以臣之继君,犹子之继父也,其服皆斩衰,故传称臣子一例。衰,七雷反。)

齐师、宋师、曹师次于聂北,救邢。救不言次,此其言次何?(据夏师救齐不言次。聂,女涉反。)

[疏]注“据夏”至“言次”解云:即下十八年“夏,师救齐”是也。

不及事也。不及事者何?邢已亡矣。(刺其救急舒缓,使至于亡,故录之止次以起之。)

[疏]“不及事者何”解云:正以次者,暇之名,而言不及事,似于义违,故执不知问。

孰亡之?盖狄灭之。(以上有狄伐邢。)

[疏]注“以上有狄伐邢”者,解云:即庄三十二年冬“狄伐邢”者是。

曷为不言狄灭之?(据狄灭温言灭。)

[疏]注“据狄灭温言灭”者,解云:即下十年春。“狄灭温。温子奔卫”者是。

为桓公讳也。曷为为桓公讳?(据徐人取舒,晋灭夏阳,楚灭黄皆不讳。为桓,于伪反,下“为桓”、“曷为”并下注“为讳”、“为桓”、“为肉”、“为僖”皆同。夏,户雅反。)

[疏]注“据徐人取舒”解云:即下三年夏“徐人取舒”者是也。注“晋灭夏阳”解云:即下二年“虞师、晋师灭夏阳”是也。注“楚灭黄”解云:即下十二年“夏,楚人灭黄”是也。然即彼三事,皆不为桓公讳者,取舒之下,何氏云“不为桓讳者,刺其不救也”是也。今此实救,故为之讳耳。

上无天子,下无方伯,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,桓公不能救,则桓公耻之。(故以为讳,所以醇其能以治世自任而厚责之。)

[疏]“上无”至“方伯”解云:“上无天子,下无方伯”庄四年何氏云“有而无益于治日无,犹易曰‘阒其无人’”者是也。注“以治出自任”者,犹言以天子治世为已任矣。

曷为先言次,而后言救?(据叔孙豹先言救。)

[疏]注“据叔”至“言救”解云:即襄二十三年“秋,齐侯伐卫,遂伐晋。八月,叔孙豹帅师救晋,次于雍榆”是也。

君也。(叔孙豹,臣也。当先通君命,故先言救。今此先言次,知实诸侯。)君则其称师何?不与诸侯专封也。(故没君文,但举师而巳。)曷为不与?(据狄灭之,为桓公讳。)实与,(不书所封归是也。)

[疏]注“不书”至“是也”解云:昭十三年秋“蔡侯庐归于蔡。陈侯吴归于陈”传云“此皆灭国也,其言归何?不与诸侯专封也”彼注云“故使若有国自归者也。名者,专受其封当诛”然则彼经书所封归,是不与楚专封,则知此经不书所封归者,与齐桓专封明矣。若书所封归,宜言邢侯归于邢矣。

而文不与。文曷为不与?(据实与也。)

[疏]“而文不与”解云:连上句读之。

诸侯之义,不得专封也。(此道大平制。大,音泰。)

[疏]注“此道大平制”解云:正以春秋作义,实与齐桓专封,而言诸侯之义,不得专封,故知是大平制也。

诸侯之义不得专封,则其曰实与之何?上无天子,下无方伯,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,力能救之,则救之可也。(主书者,起文从实也。)

[疏]注“主书”至“实也”解云:谓虽文不与,其义实与,故言起文从实也。

夏,六月,邢迁于陈仪。迁者何?其意也。(其意自欲迁,时邢创畏狄兵,更欲依险阻。陈仪,左氏作“夷仪”)

[疏]“迁者何”解云:欲言自迁,实齐迁之;欲言齐迁,而作自迁之文,故执不知问。

迁之者何?非其意也。(谓宋人迁宿也。书者,讥之也。王者封诸侯,必居土中,所以教化者平,贡赋者均,在德不在险,其后为卫所灭是也。迁例大国月,重烦劳也;小国时,此小国月者,霸者所助城,故与大国同。)

[疏]注“谓宋人迁宿也”解云:即庄十年“三月,宋人迁宿”是也。案彼传云“迁之者何?不通也。以地还之也”今又发之者,正以此有自迁之文,故取此对之也。注“王者”至“土中”解云:谓各处其土中,不谓据天下。注“其后”至“是也”解云:即二十五年“春,王正月,丙年,卫侯毁灭邢”是也。注“迁例大国月”解云:即下三十一年“十有二月,卫迁于帝丘”之属是也。注“小国时”解云:即昭九年春“许迁于夷”之属是也。

齐师、宋师、曹师城邢。此一事也,曷为复言齐师、宋师、曹师?(据首戴前目而后凡。复,言扶又反,下同。)

[疏]注“据首”至“后凡”解云:即下五年夏“公及齐侯、宋公、陈侯、卫侯、郑伯、许男、曹伯会王世子于首戴”“秋,八月,诸侯盟于首戴”是也。

不复言师,则无以知其为一事也。(言诸师,则嫌与首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