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lwshuwu.com

第九十七章三藩起义始末(1 / 4)

加入书签

如今游戏中,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大清王朝的战局。(请记住我)

其实任何一个武林人士,都不可能永久的逍遥法外,做着无拘无束的梦,但是有一个办法,可以实现,无非是自己当家做主。

在自己的治下,任何不平之事,都可以由着自己裁决。

但是挑战一个庞大的世俗势力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更别说如今三大王朝,数股势力之间的纠缠了。

大清王朝,南海海域上,华山派与日月公子的势力纠缠不清,而前来增援的天地公子,突袭华山联盟的台湾本土,却被华山联盟打的大败,掉头逃跑,至今没有音讯。

海上的战争如此诡变,6地上的战争与之相比就简单的多,华山派北路军团出兵朝鲜,倒是简单的很,很快就击溃了大清王朝派来的援军,占领了朝鲜全境。

占领朝鲜全境之后的华山派,并没有一手遮天,而是让老国王继续登基,这一手毫不费力的就获得了朝鲜npc的忠诚,朝鲜固若金汤。

华山派此次远征,一共出动了五万人的大军,其中留下了五千人的华山弟子在台湾,辅助封鹿,剩下的四万五千人全部来到了朝鲜半岛。

四万五千人的军队,无疑是多了一点,整个朝鲜所有的军队加起来,也不过有三四万之众,而华山派的军队,就已经相当于这个数字了。

这样的压力,促使朝鲜国王不断的配合华山派,出兵(骚)扰满洲的源地,东北角的赫图阿拉城附近。

比起封鹿的诡变多端,浮云为路的用兵显得更为直接,四万五千人直接将赫图阿拉城周边所有的村落,全部扫荡了一遍,虏获的牛羊马匹,立刻填补了华山派出兵朝鲜的损失。

而其后,更是兵分多路,分头袭击,在得到大量马匹的补充之后,华山派的用兵更为灵活多变,整个东北被闹的(鸡)犬不宁。

康熙迫不得已派鳌拜出征东北,一方面,鳌拜在大清王朝的势力逐渐庞大,他已经有些压制不住了,另一方面,东北确实也需要一员大将来镇压。

而就在鳌拜刚刚率兵出了山海关,一封奏折就呈到了康熙面前,吴三桂反了!

吴三桂反了,并不要紧,大清王朝虽然初建,但是实力也不容小觑,一个吴三桂,根本动摇不了大清王朝的根本,但是很快,一个个的消息接踵而来。

葛尔丹叛乱了!尚可喜叛乱了!耿精忠叛乱了!就连西藏的吐蕃也蠢蠢(欲)动,陈兵边境,似乎也有开战之意。

饶是康熙号称一代明主,也被震惊了!

说起来,他并没有做错什么,他加强中央集权,是必须要做的,大明王朝,南宋王朝已经攻打过来,而北宋坐观虎斗,不知道打的什么主意,外敌如此强大,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声音才能抵抗。

所以他才不得不讨论削藩,试图加强中央集权,不料这个苗头刚刚(露)了个头,就已经出现了如此惊人的场面。

吴三桂等人自然有叛变的理由,而且十分正当。

吴三桂此人,本来就不是什么有大志向大出息的人,一个一怒为红颜,不顾天下百姓存亡的人,想要有出息,有点高估他了。

吴三挂并非胸怀国家民族、有高尚情操者,拥有现在的一切,已经十分的心满意足了,他最大的梦想,无非是如同明代世代镇守云南的沐英家一样,在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盘中,受着中央王朝的管辖,却能够让自己的子孙代代相继承。

吴三桂如果要叛乱,早就叛乱了,比如当年大清刚刚成立,南方叛乱未平,他率兵绞杀永历帝的时候,就是一个绝佳的时机,从他个人来说,功业辉煌,已经到了巅峰,人气极端高涨,手下战将成群,都是跟随着他南征北战,经过千锤百炼的优秀将领,兵精将勇;最为关键的是,当时的战争,还没有消停,吴三桂的锋芒如刀,没有一丝一毫的销蚀,依旧骁勇威猛。

就吴三桂个人来说,年龄刚届五十,身体健康,精力仍然充沛,领袖水平无论政治还是军事皆处巅峰期,远非十一年后垂垂老矣时可比。综合一看,帅、将、兵,皆处顶峰。

而相反,大清这一边,正值新老君主交替之际,咱们的康大帝也才八岁,四大臣帮着辅政,虽说朝政稳健,根基牢固,但总比国家历经战后九年(从夔东十三家败亡算起)休养整顿,根基进一步打牢,且康熙已经亲政、正值年富力强时差些吧。这样此消彼长,形势变化就大了。

可是吴三桂哪里有什么反叛之心,一心只想舒舒服服做他的亲王兼云贵王呢。

问题来了,他想舒舒服服的做一个太平王爷,问题是你愿意,别人不干啊!

反过来,你还得经常把心提着点,生怕做错了什么。

于是,吴三桂与朝廷之间便处在了一个很有趣的相持平衡阶段。表面上,君臣和睦,俨如一家,彼此毫无芥蒂;私下里,又各怀心事,互相猜忌,暗中较着劲。

朝廷严防吴三桂势大甚至谋反,威胁大清统治,处心积虑想削弱乃至剪除他;而吴三桂却如履薄冰,小心翼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