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lwshuwu.com

第750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在客厅聊了一会,气氛融洽起来,两个女人去准备午餐,柳瑛老公则带着杨舒力参观他的酒柜。

恒温葡萄酒柜,杨舒力不太懂,请教为什么要用恒温柜,他解释说葡萄酒的储存温度最好在15度上下,温度高了葡萄酒会老化,温度低了分子结构有变化。

“今天我们就喝红酒行吗?”

“好的。”

“小杨你来选一瓶吧。”

小杨?刚才还称呼全名,现在变小杨了?不过也没办法,两人年龄相差有点大,这也是杨舒力不大想来的原因。

“我不懂红酒,你随便选一瓶吧。”杨舒力做了个手势。

“啊,那就这一瓶吧……我看看,这是智利的,干露酒庄,红魔鬼黑金珍藏,产地是中央山谷,设拉子和赤霞珠混酿,葡萄采摘是2000年。”柳瑛老公拿起一瓶说道。

今天有阳光,午餐在后院进行,主菜是炭烤牛肉,牛肉是柳瑛老公一早开车出去买的,质量非常好。

柳瑛老公拿出的开瓶起子杨舒力也没见过,结构有点像水果刀,好像在电影里见过,而杨舒力使用的起子是所谓的多功能开瓶器,一般家庭都有的那种,中间套住瓶口,两翼手柄展开,开瓶没有问题,但是有点笨重。

杨舒力决定向行家请教,过去问道:“这种起子叫什么名字?”

“哦,海马刀。用这个比较轻便。”他展示了一下用法,确实比较简单。

用刀身上的一个小锯齿把酒封割开,用螺旋钻头钻入木塞,然后用刀身上的两个卡位卡住瓶口,利用杠杠原理把木塞拨出来,要点是拨两次。

杨舒力立即动了心思,以后要抛弃多功能开瓶器,改用海马刀,这个明显更有格调。

冬日暖阳下,别墅后院,两个家庭吃着炭烤牛肉,喝着红酒,有那么一点中产阶级的风范。

这种景象消失几十年,如今又回来了。

想起网上看到的一个帖子,有个网友说他爷爷在1948年喝了一瓶可口可乐,当时很兴奋,还想再喝,过了40年才喝到第二瓶。

国人对红酒的印象,是改革开放之初的张裕、通化葡萄酒,以及农村宴席上颜色红得怪异的土产香槟。

记得价廉物美的通化葡萄酒,九十年代在超市卖七八元一瓶,成为国人追求生活品质和时髦的象征,销量很大,后来曝出有假货,用自来水加色素加糖精制作而成,产品大受冲击。

跟柳瑛老公的交谈中得知,原瓶进口红酒、国外酒庄红酒开始在内陆形成了一定气候,有了圈子,这是从2000年后发展起来的。

吃完后又玩了一会,向主人告别,柳瑛老公拿出一把海马刀要送给杨舒力,只好收下。

杨舒力想起刚才向他了解海马刀的过程,觉得有点好笑。比如小孩问大人:“叔叔,你吃的是什么,好不好吃?”其实是暗示他也想吃。

他去问别人这是什么,怎么用的,别人自然会想到送一把给他。

柳瑛老公解释说他有很多把海马刀,这把海马刀没有用过,刀身上的木柄是花梨木。

致谢后告别,两个小孩约好下午打乒乓球,由潇潇爸陪同。

一行人慢慢往家里走,何筱芹说她也要买炭烤架,以后也在后院做烧烤。

杨舒力思考的是一个重大转向,他想从白酒转向红酒。

白酒度数太高,对身体没有好处,红酒是酒类中对身体伤害最小的。

以往他也买红酒,但那是喝着玩的,比如给饺子当佐餐酒,还有就是和女性吃饭烘托气氛,转向就意味着以后佐餐以红酒为主了。

比如在锦华院,拿一瓶白酒出来,只有你一个人喝,总觉得有点不对劲,像退休老汉。

红酒的话,何筱芹也能喝点,柳瑛来了还是三人喝。

海马刀有了,买个恒温酒柜,再到伊藤华堂买些酒,齐活。

观念的转变悄然发生,也作出了决定,但还有一个问题,不知道他是否能适应红酒的口感。

11月15日,星期一,上午,涂艺终于有了反应,发来消息第一句是:“恭喜你和敬蜀。”

“谢谢。”

“一点没想到,但我认为这是完美的结局。”涂艺写道。

“同意。不然我还要一直打光棍。”

“那也不至于,只是你自己不愿去接触,只要你愿意的话……”

“那样可能会拖到30岁。”

“不可思议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虽然敬蜀对你有好感,甚至是喜欢你,但没想到到这一步。儿子都两岁了?能不能看看照片?”

“你不是说寒假要回国吗?到时看真人,如何?”

“好吧,寒假一定要回来了。”

“股票别卖多了,卖100股可以解决来回路费。”杨舒力写道。

“好,这些天心情比较激动,真的很想回来。想起了以前很多事情,我比较欣慰,没有留下遗憾。”

杨舒力看着屏幕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