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lwshuwu.com

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197节(2 / 4)

加入书签

被激怒的皇帝,也并不好惹。将那些狗屁不通的奏折交给宰相们去处理之后,剩下的,赵璨也没有打算放过。

他的解决办法很简单,既然对方的提议还算合理,而且他们所说的地方也的确需要人手,那就将倡议者本人送过去吧!反正因为平安是御前红人的缘故,为了不触怒皇帝,他们挑选的地方和差事看上去都十分不错,想来也不会介意自己前往。

……才怪!

京官和外放官员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待遇。有句话说“京官大一品”,便可见其中的差距。

且不说京城繁华,留在这里各种条件肯定都比外放更好,而且还不需要长途跋涉。单说留在京城机会更多,就是外放远远比不上的。

皇帝日理万机,精力其实十分有限,能够让他记住的人并不多。要么是经常在面前刷存在感,给他留下印象。要么就只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,让他不得不记住。这两者哪一种更容易自不必说。

而且京官升职也是所有官员之中最快的。因为不管有什么成绩都能被朝廷看到。而外放之后,除非是管辖的境内出了什么大事,否则基本都传不到京城来,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吏部考核程序升职。

总而言之,即便是重臣,也不愿意外放。哪怕是去做一省巡抚呢?权力固然极大,而且掣肘也不多,但是远离中枢,远离帝王,不能及时掌控朝中的种种变化,谁知道三年之后朝堂上会是什么情形?或许再回去的时候,已经没有自己的位置了。

但凡仕途上有些野心的人,就都会想方设法留在京城。而能够在平安这件事上表现得这样急切的,很难说会没有任何野心。

然而皇帝金口御笔,事情处理得又没有任何错处,空缺的确有,也需要能干的人去补上,这是他们自己说的,皇帝让他们去,是一种信任和恩宠,除了谢主隆恩之外,没有任何选择。

然而赵璨的这种处理办法,倒是将大臣们的火气给激起来了。

他们终于意识到,想要用温和的办法让赵璨按照他们的意愿来行事,是根本不可能的。——其实这一点他们早有预料,不过是不甘心,还是想要试一下罢了。

而现在赵璨的这种做法,则是明确的让他们知道,帝王威严不是那么好冒犯的!

但是文官们也不可能因此就消停下来,否则之前所做的一切就真的变成笑话了。所以思来想去之后,他们决定来一把大的。

也许连老天都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。

安平七年,夏,六月,东南地动。未几,江南水患。

全国各地官员奏折是先送往中书,由那边进行筛选,宰相们票拟之后,才会送到赵璨这边来。当然,重大事件自然不能死守这样的流程,宰相们通常会一起到本初殿来觐见皇帝,商议此事。

然而这一次,东南地动的奏折被送到中书之后,宰相吴旭之翻看之后,只觉得心头一跳,下意识的将这封奏折塞进了旁边还未批阅的那一堆里,而且是压在了最下面。

这部分都是下面的文书挑出来不甚重要的奏折,要在批复完其他的之后才会轮到。或许今日根本就不会被看到。

这个动作只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,等到做完之后,吴旭之才陡然反应过来。但他盯着那一摞奏折看了片刻,终于故作镇定的移开了视线。

就在这个时候,本初殿书记处的书记员曹子坤从殿外走进来,正好看见了他最后的那个表情。

自从书记处成立之后,为了让他们能够尽快适应赵璨的风格,处理好诸多杂事,平安虽然不干涉具体事务,但并没有完全放手不管,而是好生将他们培训了一番。务必要让他们成为让上司用得顺手的秘书人选。

有人教导,又经过了那么几年的锻炼,这几个书记员职位虽然不显,但是国家大事实在没少参与,已经不是当初刚刚考上进士的愣头青了。他们现在板上钉钉是陛下的人,只要做好事情,过个几年外放出去历练一番,再回到京城,恐怕就是之前入翰林的几位也比不上。

所以自然的,曹子坤也是一颗红心向着赵璨,对于最近私底下的暗流涌动,不可能毫无察觉。只不过涉及到皇帝的私事,又还不到表态的时候,他们也只好假装什么都不知道。

现在见到吴旭之这个表情,心下不由觉得古怪。

尤其是吴旭之一转过头,看见他如同看见鬼,差点儿没直接跳起来的表现,更是让曹子坤心中的认定了他肯定有事。

“吴相,下官来取呈送御览的奏折。”他上前一步,盯着吴旭之道。

吴旭之已经调整过来了,语气淡淡的指了指旁边的一摞奏折,道,“就在这里了。”

曹子坤上前准备将奏折拿走。就在那一瞬间,也不知道是灵光一闪还是福至心灵,总之他伸出手的时候,鬼使神差的竟然碰到了旁边另一摞奏折。结果他就亲眼看到,吴旭之脸上的表情一变,睁大了眼睛似乎要开口喝止他,但最终却忍住了。

这种表现更让曹子坤疑心不已,连忙拿好奏折离开。

他走到半路,正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