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lwshuwu.com

小货郎 第63节(2 / 2)

加入书签

个这么说,邓家两兄弟一起摇头:“不用赔,我们继续做陶器。”

“对,继续做,这次不会再出问题了。”

“可是我们哪有钱。”邓二嫂开口道,“要买柴火,要去挖土,柴火不够还要炭火。上次的定金不剩多少了吧。”

说到这,邓杉已经还车回来了,看他的表情,应该也被庄子上的人嘲讽了。

可他此时打开荷包,给两位嫂子看里面的铜板。

一共八百个,都是纪彬借给他们的。

纪彬相信他们能做出来,相信他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。

这下,邓家两个嫂子忍不住又哭出声。

做,为什么不做。

咬牙也要把就给做出来,她们两个也去挖土。

村里爱笑话就笑话,爱说他们想做发财梦就说。

人要是不拼一拼,那还有什么劲。

邓家人顶着村里的压力开始重新烧窑。

这次,他们比任何时候都要认真。

连着两天了,他们都在烧陶,不管村里人怎么说,他们就当没听到。

做自己的事,不管别人!

另一边的纪滦村,纪彬却在思考其他事。

跟新棣庄也有点关系,那就是路。

他之前时代有句话说的特别好,要想富先修路。

这句话在哪都没错。

如果新棣庄到纪滦村的路不错,不说平坦的柏油马路了,有水泥路的规格,也不至于翻车那么严重。

当然了,这种时代水泥路是奢侈品。

纪彬现在想的,那就是趁着盖作坊,把作坊的路给修一下。

今天太平车来的时候,走到还是泥土路。

天晴还好,如果下雨,也会泥泞不堪。

不如就把路给修了?

当然了,他说的路可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路,而是用碎石子铺一下,至少在雨天的时候不会深陷到泥地里面。

至于为什么不修正儿八经的路?

因为古代修路这事非常艰难,而且还要跟朝廷报备,毕竟古代的路也算战略工程,能不能修,还要知县老爷报告给上面,上面批准了才行。

不过这不是什么大事。

修桥捐路是好事,只要位置不敏感,刺史知府们应该都会批准。

重要的是,修路贵啊。

结实点的路,那是要用糯米的,说是一寸路一寸银应该也没错。

古代常用的修路方法,应该是“三合土”,就是石灰,还有沙子,黄土,混合。

还有一种方法,那就是在这三合土基础上,再加份糯米浆,可以保证牢固。

但不管哪一种,就一个字,贵。

如果想要把作坊的路通到常用的大路上,至少要修两里地吧。

这两里地所需的费用是多少呢?

按照纪彬记忆里,他那个时候的一个朝代,跟南军国发展水平差不多,修建三米长的道路约莫需要一两银子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