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请收藏本站网址:lwshuwu.com

第608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赵含章道:“买种子要钱,打农具也要钱,知道明年的主题是什么吗?”

“农业大生产,作为朝廷和衙门,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农民们提供粮种和工具,减去一些赋税,鼓励他们耕种,所以,准备的粮种一定要质量好,且量大!”

今年下半年战事才结束,大量的流民和灾民被收拢安顿,他们会渡过一个饥寒的年,过年的物资都是朝廷赈济的,怎么可能会有种子和农具?

这些都需要朝廷帮扶,想想这需要多少钱吧。

可以说,目前赵含章扒拉进国库的钱,除了给灾民们过冬的赈济物资和一部分给朝廷官员们的束脩外,其余都拿去买种子了,她最近正准备召见各大粮商的东家,劝说他们赊一点粮种给朝廷,以及来年能够容许百姓从店铺中赊一部分种子……

她的各大铁矿还在开采,武器坊现在都不做武器了,而是全力制作农具。

别说傅庭涵拿来的这六十九万钱,就是再来十个六十九万,她也能一天给它花光了。

国家的开销就是这么大!

“大将军,沈如辉和曹平到了。”赵含章抬头看了一眼进来禀报的赵雅,点点头道:“请他们书房等候吧。”

这才和赵二郎道:“还有,我要建码头了,需要的钱更多。”

点兵点将

赵二郎最后还是抬着二十万钱离开了,他被他姐说服了,现在日子苦一些,是为了打基础,将来日子会越来越好过的。

赵二郎就带着他姐给他描绘的大饼高兴回县衙了,还和一路沉默的赵正道:“等码头建好,我要去青州练兵,阿姐说,到时候要练海军,知道海军吗?就是在海里作战的大军,专门打海盗的。”

赵正颔首:“听闻海外有仙山,山中有银矿和金矿,不知真假。”

他道:“要是真的,的确可以解朝廷的燃眉之急。”

赵二郎:“那也得有种子播种,阿姐说了,光有金银铜钱还不行,还得有什么生产力,须得种出粮食来,不然国库再有钱,世间无粮,又上哪儿买去呢?”

赵正:“故要劝课农桑!”

他精神一振,沉声道:“我们回去就准备起来,让大家现在做好准备,明年开春多耕种,多收获。”

赵二郎狠狠地点头。

赵含章进到书房,对等在书房里的沈如辉和曹平点了点头,让赵云欣将图纸拿出来,“这是青州和光州的海岸情况,请两位来是想谈一谈在两州建码头一事。”

沈如辉的第一想法是,“大将军要从海上南下攻打扬州?”

赵含章一顿,抬头看他。

沈如辉一惊,低下头去:“您,您就当什么都没听到,我什么都没说。”

曹平在一旁用力缩小自己的存在,心脏怦怦跳。

傅庭涵道:“建码头是为了出海。”

他道:“海的对岸有一片陆地,上有大量的金矿和银矿,可以暂缓国库压力。”

沈如辉和曹平根本不相信,然而不敢说出口,只能在心里吐槽,你怎么不说海的那边有仙山呢?

中国地大物博,什么没有?

如果在中国都很难找到,又怎能期盼海外的蛮夷之地会有那等宝物呢?

一定还是为了南下进攻扬州吧?

沈如辉和曹平都自以为明白了,低下头去看傅庭涵画回来的图纸,认真的思索起来,如果从海上出兵,那船的吃重必定不小,毕竟,除了士兵和粮草外,他们还得携带攻城器械,这些都重得很,那码头的选择就要慎之又慎了。

沈如辉很快便在图纸上画了三个地方,“只从数据和图纸来看,这三处最合适,但具体能不能建,怎么建,还得实地看过。”

曹平看向那三处,心算了一下数据后道:“不错,这三处的数据最好,但不知实地如何。”

赵含章沉吟,“需要实地勘测?”

要建这么大的码头,设计师肯定要现场看过才敢开建的,谁敢仅凭这点图纸和数据就动手?

赵含章就看了傅庭涵一眼,问沈如辉,“沈司农,听说是你改进了犁耙和大豆的种植方法?”

沈如辉愣了一下后道:“只是在傅尚书给的手书中略作改进而已,首功当是傅尚书的。”

赵含章点了点头,问道:“那对于小麦的耕种和增产,还有水稻的播种增产,你可有新的见解?”

沈如辉心提起,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小声道:“我,我近来在研究怎么堆肥,小麦吃肥,每年回青之后都要施肥,但因为农人家中养的牲畜少,故堆的肥都不够用。”

见曹平脸色奇异,沈如辉连忙道:“下官曾就此事请教过傅尚书,傅尚书真是博古通今,他说落叶残枝都可做肥,不过是因为不够腐烂而已,而天气热,温度高的南方东西腐烂得快,天冷,温度低的北方则东西腐烂得慢,所以这些落叶残枝变成肥的关键就是温度。”

所以不要用这么奇怪的目光看他,他不是有特殊癖好,傅庭涵也懂这些东西好不好?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